多媒體容器格式
各種codec
===============
首先要明白幾個概念:
A、掃描線和分辨率
掃描線可以理解為將屏幕水平方向分成一條條直線,就像水平直線組成一個平面一樣。屏幕的清晰度基本上取決于其掃描線的細膩程度,也可以通俗地來講掃描線決定了屏幕的物理分辨率,物理分辨率是指屏幕最多能顯示的像素點數(shù)。物理分辨率決定了屏幕能達到的最高分辨率,除了屏幕的最高分辨率以外還有一個兼容分辨率的概念,比如說一個640*480的屏幕也許也能播放1080*720格式的信號,會將信號壓縮到屏幕能顯示的范圍。總結(jié)來說掃描線決定了清晰度和分辨率,下面列舉幾種常用的掃描格式 :
1、D1為480i格式,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,525條垂直掃描線,483條可見垂直掃描線,4:3 或16:9,隔行/60Hz,行頻為15.25KHz。
2、D2為480P格式,和逐行掃描DVD規(guī)格相同,525條垂直掃描線,4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,4:3 或 16:9,分辨率為640×480,逐行/60Hz,行頻為31.5KHz。
3、D3為1080i格式,是標準數(shù)字電視顯示模式,1125條垂直掃描線,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,16:9,分辨率為1920×1080,隔行/60Hz,行頻為33.75KHz。
4、D4為 720p格式,是標準數(shù)字電視顯示模式,750條垂直掃描線,72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,16:9,分辨率為1280×720,逐行/60Hz,行頻為45KHz。
5、D5為1080p格式,是標準數(shù)字電視顯示模式,1125條垂直掃描線,1080條可見垂直掃描線,16:9,分辨率為1920×1080逐行掃描,專業(yè)格式。
6、此外還有576i,是標準的PAL電視顯示模式,625條垂直掃描線,576條可見垂直掃描線,4:3或16:9,隔行/50Hz,記為576i或625i。
以上標準中“i”表示隔行,“P”表示逐行。
HDTV標準是高品質(zhì)視頻信號標準,包括1080i、720p、1080p,也就是說D3、D4、D5屬于 HDTV標準,但目前支持480p也大概稱為支持HDTV。要注意的是,對于電視機處理能力(例如帶寬)的要求則是 480i<480p<1080i<720p。所以目前很少有支持色差輸入720p的電視機,但是支持1080i或者1080i Ready的就不少。
數(shù)字高清電視的720p、1080i和1080p是由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(xié)會確定的高清標準格式,其中1080p被稱為目前數(shù)字電視的頂級顯示格式,這種格式的電視在逐行掃描下能夠達到1920×1080的分辨率。目前世界上只有60英寸以上的顯示屏才能夠顯示出1920×1080的信號。目前市場上出現(xiàn)的所謂1080p高清數(shù)字電視并不能真正給消費者帶來 1920×1080的圖像,這些彩電只是能夠接收和處理1920×1080格式的信號而已,由于目前電視信號根本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標準,1080p對于普通用戶基本沒有什么實際價值。
B、multimedia container format
多媒體 容器格式,
像我們播放的多媒體格式比如說.mp4,.3gp,.avi,.asf 等等都是多媒體容器格式,他們包含多種編碼格式的video和audio,在多媒體上的mux和demux就是將文件 格式中的audio和video數(shù)據(jù)混合(mux)以及解碼過程中的分離(demux)。下面我們看看幾個容器格式:
1、MP4
由MPEG-4定義的一種多媒體容器格式[MPEG-4 part14],廣泛用來存儲音頻和視頻流,也可以存儲靜態(tài)圖像和字幕等等。基本可以存儲絕大多數(shù)能嵌入到MP4中的數(shù)據(jù) :
Video: MPEG-4 Part 10 (or H.264, also known as MPEG-4 AVC), MPEG-4 Part 2, MPEG-2, and MPEG-1.
Audio: MPEG-2 Part 7 (also known as AAC), Apple Lossless, MPEG-1 Audio Layer 3 (also known as MP3), MPEG-4 Part 3, MPEG-1 Audio Layer II (also known as MP2), MPEG-1 Audio Layer I, CELP (speech), TwinVQ (very low bitrates), SAOL(MIDI).
Subtitles: MPEG-4 Timed Text (also known as 3GPP Timed Text).
2、3gp
3gp是由3GPP制定的主要在移動設(shè)備上使用的一種多媒體容器格式,擴展名.3gp一般用在GSM上,.3g2一般用在CDMA上,3gp實際上和MP4非常相似,兩者都是基于MPEG4-part12的。3gpp攜帶的流媒體一般是:
Video: MPEG4-part2/ h263 MPEG4-part10 / h264
Audio: AAC AMR-NB AMR-WB
3、mkv
Matroska Multimedia Container是完全開源的一種多媒體容器格式,它可以將多種編碼格式的視頻以及多達16種格式的音頻以及各種字幕數(shù)據(jù)封裝在一個Matroska media文件中。mkv號稱的目標應(yīng)該是取代現(xiàn)在一些.asf .avi之類的封裝格式,但開源的東西能到什么成就誰也不知道~~
4、AVI
avi是微軟出的東西,主要用在多媒體光盤上用來存儲電視和電影,因為其體積過大而且本身標準前后的不兼容,將來在手機上應(yīng)該用得不多,這里就不說了,有興趣的可以去wiki上查。
除了這些之外還有apple的quicktime阿,ASF,VOB等等很多,在手機上應(yīng)該用得不多,這里也就不多說了。
現(xiàn)在再來看各種基礎(chǔ) 的編解碼,現(xiàn)在主流的音樂編碼就是AAC和MP3了,人聲編碼應(yīng)該主要的還是AMR和AMR+ ,而視頻現(xiàn)在主要的幾種就是h263 ,h264,mpeg4,實際上除了AMR是3gpp的之外,其他都是MPEG協(xié)議簇里面的內(nèi)容。另外還有微軟的WMA和WMV就不說了。
MPEG(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)是ISO最早提出的用于音視頻壓縮和傳輸?shù)囊粋協(xié)議 簇,這個協(xié)議簇應(yīng)該來說是很龐大的,分為很多版本比如MPEG-1, MPEG-2, MPEG-3, MPEG-4等等。下面我們只選擇我們將來可能用到的說一下:
1、MPEG-1 Audio layer 3
就是我們熟悉的MP3,實際上它是mpeg-1協(xié)議中的內(nèi)容,實際上它的發(fā)展也經(jīng)歷了mp1,mp2,最后才到mp3,mp3是一種有損壓縮的音樂壓縮格式。
2、MPEG-4 part 2 : MPEG-4 sp 和 MPEG-4 asp
兩者是不一樣的,sp主要用在低速率的情況下比如說移動設(shè)備,而asp則實際上和h263類似的
3、MPEG-4 part 3
就是我們不怎么熟悉的AAC(advanced audio codec ),應(yīng)該說aac將來是會取代mp3的,它支持96KHZ的采樣頻率,支持到48個聲道,以及各種技術(shù) 如SBR等,提供高壓縮和高質(zhì)量的音頻。
4、MPEG-4 part 2 MPEG-4 part 10
這是我們應(yīng)該也不怎么熟悉的H263和h264(AVC ),實際上h26x系列協(xié)議都是后面加入MPEG-4協(xié)議簇中的,因為其高性能的壓縮。雖然同處一個框架內(nèi),但是實際上他們和MPEG-4不是同一種視頻 codec。應(yīng)該說是根據(jù)性能用在不同方面的codec,MPEG-4現(xiàn)在是主要用在監(jiān)控領(lǐng)域的視頻編碼。h264又分很多版本,包括BP,SP,HIP 等等。
最后說一下人聲編碼AMR,人聲編碼是一種高壓縮的編碼方式,它同音樂編碼是采用的完全不同的算法,應(yīng)該說他們基本上都是基于CELP的,AMR是由3gpp定義的,包括窄帶AMRNB和在寬帶上使用的AMRWB
本文來自CSDN博客,轉(zhuǎn)載請標明出處:http://blog.csdn.net/yili_xie/archive/2009/11/12/4803509.asp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