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論壇徽章:
- 0
|
本帖最后由 lynx-leung 于 2012-12-31 20:19 編輯
[ 不管什么程序,有時候總會彈出一些提示框,讓你選擇是或者否,遇到這種情況,我很自然的去按 Tab 來切換按鈕,比如,默認(rèn)焦點是在 是 上面,我要選的卻是否,我就不自主的去敲 Tab 來切換焦點,結(jié)果,。。。沒有反應(yīng), Tab 鍵在這里狗屁不是。。。。。同樣的,在瀏覽器瀏覽網(wǎng)頁的時候,你填寫完用戶名,按 Tab 也是沒有用。。。 ]
首先,你要選是"否",可以直接按Esc,大多數(shù)情況下就是Return或Esc,有Esc鍵都不會按 卻要用win的習(xí)慣Tab鍵-焦點到"否" ?
要選確定/取消以外的焦點?-你自己沒動腦筋去激活“全鍵盤控制”還能怪誰? Tab不是不可以而是你不可以,
鍵盤偏好設(shè)置->全鍵盤控制,也可以直接按Control-F7激活/禁止,
三個按鈕以上的提示框 [ (不另存) (取消) (保存) ],在Mac中,會把Return鍵/Esc鍵 以外的按鈕(不另存) 放最前,以方便你按Tab能立即焦點到,這是Mac周全的地方,而且沒有"否"這個字眼,改成了 "不保存" 和 "取消" ,避免菜鳥混亂,這也是Mac周全的地方,
不知道你右手是 "抱著小蜜" 還是 "小兒麻痹" 還是做什么的,即使右手殘廢當(dāng)然就是練習(xí)左手執(zhí)鼠標(biāo),而不是拍鍵盤,直接鼠標(biāo)伸過去點還不比伸手拍Return或Esc快?鼠標(biāo)伸過去點不就完了嗎,偏要玩“全鍵盤”充高手,即使是Windows也沒幾個高手習(xí)慣全鍵盤控制,
既然你要充高手自己卻不去動腦筋查看鍵盤設(shè)置,這還能怪誰?
[ 更特別的是沒有 Delete 鍵,刪除一個字,你的把光標(biāo)移動到這個字后面,然后往前刪。。。 ]
我的iMac鍵盤是長鍵盤,有附鍵區(qū) "右Delete" , 也有 home, End, P-Up, P-Dn,還有數(shù)字區(qū),
我倒想要個短鍵盤,以方便我冬天轉(zhuǎn)進(jìn)被窩無線操控,你喜歡的話我可以和你換 ,
不明白你為什么對 輔鍵區(qū)的“右刪除”情有獨鐘, 主鍵區(qū)的是“左刪除”才是正統(tǒng)的刪除鍵,輔鍵“右刪除”可以用 Fn+左Delete
. 筆記本、早期的電腦鍵盤、機(jī)械打字機(jī),無線短鍵盤,都沒有附鍵區(qū)更沒有 "右刪除",
當(dāng)你打錯一個字,先按[向左] 再按[右刪] 更快還是直接按[左刪]更快?
以后的鍵盤也會逐漸取消 右Delete,Home End,pageup,pagedown等不常用的輔鍵,以減少材料浪費,也節(jié)省辦公臺,縮短鼠標(biāo)到回車鍵的距離,讓右手更方便來回于打字區(qū)與鼠標(biāo)之間,或騰出位置擺放手寫板,因為輔鍵“右刪除”可以用 Fn+左Delete,而Home End,pageup,pagedown等輔鍵可以用Fn+方向鍵,比起挪動整個手臂到副鍵區(qū)按Home End,pu,pd更方便
. 回車--右刪除: 之間的距離太近,有時候會被按錯,
記得1999年一次,我一時不能騰出右手,就用左手在win98用鍵盤操作,按回車鍵打開服務(wù)器上一個叫" Project"的文件夾,結(jié)果按偏了旁邊“右 Delete”,在反應(yīng)過來的時候已經(jīng)不可挽回,3個月辛勤勞動,6G的文件就在數(shù)秒內(nèi)化為烏有,這是前車之鑒,2001年我的師兄就一本厚重大分量的工具手冊壓鍵盤上導(dǎo)致2個多月的源程序瞬間泡湯,其實很早以前就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“右刪除”這個鍵很不安全,早就有人按Home End按錯了“右刪",所以我當(dāng)時就很希望微軟把 "右Delete"廢了,也很希望以后的鍵盤取消 "右Delete" ,
Mac用command+左delete 就是防誤珊的好方法
Mac連倒垃圾都有shift+command+左delete, 而win就只能右鍵點擊回收站->清空回收站,這又是一個比win更周全的鍵盤設(shè)置
[ 很自然的就去敲 回車,打開文件,到了 Mac 上倒好,敲回車不是打開文件,而是重命名。]
首先,你沒有動腦筋認(rèn)真思考Mac為什么不用 "回車" 單鍵打開文件,你是一個魯莽的人,
即使動腦筋你也沒有周全的"防誤啟" 理念,你是一個不謹(jǐn)慎的人。
---用 "回車" 單鍵打開文件, 本身就不符合"防誤啟" 設(shè)計,無論是Finder還是windows資源管理器有或是在桌面,都會有一個文件或應(yīng)用程序被選中,而"回車鍵"就在鍵盤的最邊緣,無論是自己的工具書或小蜜的肘袖壓到 或是 被小侄女的亂掌拍到都是麻煩,拍到一個小文件就算小事,但拍到大文件或大軟件(如幾百M的PhotoShop文件就麻煩),要浪費幾十秒去關(guān)掉它,如果CPU繁忙+內(nèi)存緊張的的時候,肘袖壓一個或小侄女拍一個都是要命,所以"回車鍵"單鍵開啟 既多余而且有可能帶來麻煩,鼠標(biāo)雙擊就可以打開,右手不可能整天沒空,即使一時不能騰出右手,用command+o 并不麻煩,不可能不停的打開文件(在Mac并不一定要打開文件,可以按空格預(yù)覽),寧愿"回車鍵" 只是改名,在多個文件要改名的時候"回車鍵"就總比逐個 "點右鍵再R" 顯優(yōu)勢,
即使在Win "點右鍵再R" 改名之后最終還是要"回車"確認(rèn),如果不小心粘滯了2次"回車"--不好意思-改名成了誤啟
現(xiàn)在的無線鍵盤,我冬天可以轉(zhuǎn)被窩,若按win的單鍵開啟/刪除方式,拿鍵盤的時候手指不小心捏到Delete 或Return都是麻煩,
小侄女抱著無線鍵盤滿屋跑,幾經(jīng)廢盡唇舌討回鍵盤之后,屏幕上已經(jīng)是另一番景象,之就是單鍵開啟/鏟除的特點,
雙鍵組合的防誤操作方式 比起win的單鍵打開/鏟除 就更周全 更安全 更完美
[這是軟件吧,不至于說因為硬件問題,暫時不能支持 ctrl + x ]
Mac已經(jīng)把 control 改成了command + x,不需要張開小指跨越幾個跳鍵,更方便,更人性的command拇指操作,
[ 說說那個 mac 自帶的那個被翻譯成 “文本編輯” 工具,簡體中文的文本,你是用這個打不開的,設(shè)置,你根本不能用這個來寫代碼,以為這個不是widown的記事本,它保存的不是你輸入的東西,所以我把他費了,用VIM打開。]
win的NotePad默認(rèn)是以ANSI編碼保存,但是現(xiàn)在都UniCode/UTF8時代了,mac自帶TextEdit本身不是萬能編輯器,不認(rèn)舊的ANSI中文很正常,只能2個方法:1.用win的NotePad打開然后另存U編碼,方法2:用其他Mac版萬能編輯器。
[ 但是單純說什么“中毒”太深之類的話,我想就不得不去小小BS一下了。]
自己沒動腦筋去激活“全鍵盤控制”,有Esc鍵都不會按 卻要用win的習(xí)慣Tab鍵-焦點到"否",
沒搞清主鍵區(qū)的是“左刪除”才是正統(tǒng)的刪除鍵,要按win的思路,
沒有周全的"防誤啟" 理念,要按win的回車單鍵打開,
單純的中毒太深就不可以說明問題嗎? 確實就是一個單純的中毒太深就可以概括 |
|